14岁男孩突然停止长高,比预测少长15厘米,原来一直喝这种“增高汤”,专家提醒

时间:2025-05-25 12:17:00

“感觉我的孩子好像不太长个,可以吃药治疗吗?”在门诊,这是医生常被问到的问题,孩子的身高是很多家长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让孩子长高,不少家长甚至用上了“明星偏方”——公鸡仔、田七海马汤,这些“明星偏方”不能说没效果,但是也远没有家长想得那么简单。


两个月前,在浙江杭州,14岁的小刚(化名)在变声1年多后就诊,经历1年身高猛长期后,最近半年都没长个儿,体重增加将近20斤,骨龄已经16岁。遗传身高预测有180cm的他,就诊时身高只有165cm,后期生长空间仅1~2cm。追问原因才知,自从孩子变声后,家人一直使用海马增高汤来帮孩子助长,结果孩子体重飙升、骨骺线早早闭合。


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的儿童保健科医生介绍,海马汤、海参汤、三七炖鸡这些补品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促进骨骼生长、加速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但也有加快性发育、刺激骨骺线提前闭合的风险。同时,青春期孩子本身阳气偏旺,用这类药物会加重内热,出现口干、痤疮、便秘等上火症状。


当孩子骨骼完全闭合后,孩子的身高也就不再生长了。孩子本来是缺乏生长激素,骨龄落后于实际年龄,那他还有生长的空间,但是因为外界食物的摄取导致他的骨龄发育反而提前了,生长的潜能就受到了明显的抑制。这种骨龄的超前成长是不可逆的,只能是停掉不合适的“进补”之后,保持监测。



医生提醒广大家长,对市面上宣传促长的保健品、促长药物等,务必提高警惕,谨慎使用,一定要接受医生的专业指导。


针对网络上很火的“补充赖氨酸或田七海马汤有助于长高”的说法,近日,中山三院儿童青少年身高与体重管理医学中心主任朱顺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赖氨酸确实有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但主要适用于营养不良的孩子,对于健康的孩子来说没必要额外补充。而田七海马可能会造成孩子发育提前,盲目食用可能适得其反。


过度的、超适应证的药物干预不可取


朱顺叶提醒,超适应证使用药物促生长治疗并不符合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规律,这类儿童亟须纳入医疗监护下的生活方式干预,以摆脱过度的、超适应证的药物干预。


哪些孩子需要接受医学干预治疗?比如身高在同年龄同性别平均身高的正负两个标准差,这种情况可能提示可能存在矮小。或者说孩子有很明显的生长发育迟缓,比如女孩身高不到1米5,男孩身高不到1米6,可能提示存在某些疾病影响生长发育,这些都需要及时去咨询医生。


朱顺叶提醒,凌晨0点至1点、5点至7点是重要的生长激素分泌阶段,孩子在这个时间段保持深睡眠,有利于生长激素的分泌;纵向的弹跳运动有助于刺激软骨细胞的增殖分化成熟,可以刺激生长激素的分泌;营养则是要全面均衡、不挑食。


家长如何初步判断孩子身高异常?


答:①孩子长期比同龄儿童矮约半个头。②生长速度不达标:3岁以下,生长速度<7cm/年;3岁—青春期,生长速度<5cm/年;青春期,生长速度<6cm/年。③生长期内去年的裤子今年还能穿。



另外家长还可以通过测骨龄的方法,来判断孩子的生长情况。骨龄可以反映儿童的骨骺线情况,如果骨龄与日历年龄上下波动在0-2岁之间,属于小幅度波动,观察即可。如果骨龄比日历年龄大或者小1岁及以上,就要尽早就诊,查明原因。因为骨骺线闭合,儿童就会停止生长,最终造成终身身高不足。


注意,无论骨龄异常提前或落后,都要高度警惕潜在的内分泌或遗传性疾病可能,如生长激素缺乏或分泌过多、甲状腺功能异常、性早熟或性发育迟缓、染色体畸形、全身性疾病等。


孩子身高异常应该怎么办?


孩子个子异常的家长,应给孩子做好定期体检,并加以记录,观察孩子身高增长速度变化,建议每3~6个月检查一次,发现异常,及时就医。

来源:广州日报、广东医科大学顺德妇女儿童医院、清远市人民医院、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