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12日,湖北安欣智慧物流服务、九宫山高山全域文旅休闲服务、赤壁中林陆水湖旅游服务三大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高分通过验收。继2023年咸宁市整体获批城市标准化综合试点后,我市已累计通过7个国家级标准化试点验收,“试点之城”正大步迈向“标准之城”。
这绝非几张简单的“国字号名片”。湖北安欣物流建起182项标准的完整体系,做到“工作有规则、过程有记录、结果有检查、问题有改进”;九宫山在高山滑雪等特色项目打造132项规范,重点对高山滑雪特色旅游服务项目进行了系统的标准化管理;赤壁景区收集并采用现行的相关国家、行业、地方、团体和企业标准等共164个,全方位实现服务标准化,知名度和影响力持续扩大。每一项标准化带来的,都是生产力实实在在得以解放,经济社会效益实实在在得以提升。
标准化背后的真正分量,在于其示范价值。标准体系将物流效率、服务品质、游客体验变成了“标尺”,让看不见的服务质量变得可量化、可复制。在服务业面临提质扩容挑战的当下,咸宁摸索出了清晰的路径:以特色项目为切口,将地方优势凝聚为标准范本,打造为发展胜势。
然而,“有标准”只是开始,发展之路仍然任重道远。政府可充分利用现有标准,设立标准相关认证,为达标企业和商户授权专用标识,在物流运单、景区门票、研学手册等显著标注,强化咸宁标准品牌效应。同时,应建立健全灵敏的反馈机制,在实践中收集问题与创新灵感,持续优化迭代既有准则。还可以通过培育服务机构赋能企业,使标准化成果能在更大范围深化应用,转化为更多企业的品牌溢价与我市产业发展的活力。
我市向“标准之城”迈进,折射出的是城市发展观,即将复杂系统运行纳入严谨规则之下,把无形品质转化为可靠预期,使城市软实力成为可感可触的硬指标。只要坚持精细应用与积极创新,咸宁的标准化力量,必将成为服务支点建设、加快打造武汉都市圈绿色发展重要增长极的重要支撑。
(郭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