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培育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我省今年将遴选并培育702名乡村产业振兴“头雁”,助力农业高质量发展,这是7月8日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的。
据介绍,今年是我省实施“头雁”项目五年行动的第四年,前三年已累计完成培育1900人。在学员的遴选上,我省明确要聚焦农产品生产加工业、乡村特色产业、帮扶产业,以及休闲农业、乡村民宿、农产品电商等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加强带头人培育。同时,对于选派高校毕业生到农村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全面振兴服务项目的“三支一扶”人员,以及乡村文旅带头人支持项目入选人员等符合条件的,也可纳入培育范围。
“头雁”培育时限为一年,主要采取累计一个月集中授课、一学期线上学习、一系列考察互访、一名导师帮扶指导的“四个一”培育模式,开展定制化、体验式、孵化型培育。培育期内,要组织“头雁”到省级农业农村部门推荐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进行体验式学习;至少组织一次学员互访活动,确保“头雁”都至少参与一次互访交流。
作为我省第三批培育的乡村产业振兴“头雁”之一,丹东东港市前阳镇新安村党委副书记冯戈表示,通过系统专业的学习,尤其是和其他地方学员广泛交流,可以学习借鉴先进的经营理念和方法,甚至在产品销售方面做到信息互通,让他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对自己的鸭稻共养项目更有信心了,我一定会经营好运作好,带动更多村民致富。”冯戈说。
(辽宁日报 记者胡海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