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6时许,来自捷克的Lepka先生落地首都国际机场,适用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办理了入境手续,成为北京口岸今年第1000万名出入境旅客。时至年中,“Beijing Travel”持续火爆,“第一国门”人畅其行的火热场景正在继续。
“千万”大关比去年提前了30天

成为今年北京口岸的第1000万名出入境旅客,Lepka先生感到十分幸运。他说,这是他第一次有机会来中国,感受当地文化。“我要在这里待6天,再飞往其他国家。但我肯定还要再来一次,因为我不仅喜欢中国的特色美食,还对自然、历史感兴趣。所以,我会再来,花更多时间去观光旅游,看看中国的风土人情。”Lepka先生兴奋地说。
“今年,北京口岸出入境人员1000万数量级大关较去年提前30天达成,同比增长19.6%。其中入出境外国人数量达290余万人次,同比增长36.5%,占出入境人员总量的29%,外国人入境中国热情持续高涨。”北京边检总站边防检查处副处长靳鹏飞介绍。
“我们去过很多国家,感觉在中国通关是最顺畅、最人性化的……”法国游客雷米是一位旅行背包客,他和妻子通过免签政策入境,在中国境内游玩了一个月,出境时开心地分享他们的通关感受。
从外国人入境情况看,今年截至目前,经北京口岸入境的外国人达149万人次,其中享受免签和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政策入境的外国人达84万余人次,是去年同期的2倍。外国人来华事由以旅游观光为主,占到近5成,其次为会议商务、探亲访友等。
从内地居民出入境情况看,今年截至目前,选择经北京口岸出入的内地居民达655万余人次,约是去年同期的1.1倍。进入暑期,家庭出境游、中小学生赴外参加夏令营活动人数还会明显增加。
临时入境许可签发效率提升60%

国门口岸人潮涌动,如何提高通关效率、提升旅客通关体验?今年以来,北京边检总站坚持信息引领、科技赋能,实现数据多跑路、旅客少等待,自主研发上线旅客资料录入自动回填、航班旅客流量预测等8项应用程序,做到客流高峰提前感知、勤务组织智能提示、特殊情况提前预警,旅客通关效率提升约30%。
同时,在各个执勤现场设立临时入境许可签发专用区域,新增改造11条临时入境许可专用通道,“一键式”审核完成跨多个系统的信息比对,推动临时入境许可签发效率提升60%。
为提升旅客通关体验,北京边检总站还进一步优化现场通关环境,按照“首乘旅客”标准,优化11处现场标志,增设40余组填卡台;推出优化旅行社口岸接带团流程、启用电子登机牌、辅助填写入境卡等10项便利措施。

“一团一策” 服务保障重大活动
“有专门的通道真是太方便了,让我很惊喜……”6月21日,亚投行第十届理事会年会召开前夕,北京口岸迎来参会嘉宾入境高峰。来自美国的Hayes跟随执勤现场的标志指引,快速找到“亚投行年会”专用通道。候检时,Hayes还提前结识了几位参会的新朋友,这些意想不到的惊喜,让他直呼:“Amazing(太神奇了)!”
专用通道上方LED屏幕醒目的中英文标志,通道前方摆放的活动主题易拉宝,执勤现场多语种执勤小组的民警引导答疑……成为国门前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进入6月,北京边检总站迎来密集的重大活动保障任务。“我们主动对接主办单位,建立点对点联络机制,按照‘一团一策’原则,制定入出境保障方案。”该总站执勤七大队副队长李健平介绍。
“欢迎回家!”6月20日下午,首架接返自伊朗撤离中国公民的临时航班抵达首都国际机场。北京边检总站提前与相关部门、航空公司对接协调,精细梳理查验流程,详细提示入境检查事项,制定完善应对预案,保障330名同胞快速入境。
今年以来,北京边检总站先后完成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2025年中关村论坛、中拉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等一系列重大保障活动,为约3000名参加活动的嘉宾提供通关保障服务。此外,完成中国救援队赴缅、伊朗撤侨等特殊保障任务7次,确保通关安全顺畅。全国人大办公厅、全国政协办公厅、外交部等17家单位22次致函感谢。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