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杨凌 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杨亚坤 通讯员 王红生
“以前总觉得靠热情、多跑腿就能做好社区工作,直到遇到棘手的家庭矛盾,才发现专业方法才是破题关键。”5月20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考前集中培训辅导的课堂上,新港办事处富田兴和苑社区工作者张琼允分享说,语气中满是感慨与成长。

“以前处理社区纠纷就像救火队员,按下葫芦浮起瓢。”张琼允回忆起自己初入社区工作时的情景,当时她尝试调解一起因楼道堆放杂物引发的邻里纠纷,面对情绪激动的争执双方,她“像无头苍蝇般”上门协调,却因方法不当始终陷入僵局。
转机出现在一位资深社工的介入。“师傅”不仅冷静分析了矛盾根源,还对症下药:为受损方争取补偿、耐心疏导对立情绪,并重新规划公共空间化解利益冲突。最终,这场可能升级的冲突被转化为邻里互助的契机。这一幕让张琼允深受震撼:“原来社工工作也可以像解数学题一样,找到精准的解题方法。”
这场经历彻底改变了张琼允的工作方式。她开始系统学习社工理论,主动参加各类专业培训,逐渐掌握了沟通技巧和矛盾调解方法,并于2024年通过了初级社工证考试。如今,张琼允已成为社区矛盾调解的行家里手,逐渐从“热心肠”转变为“专业人”。

据了解,张琼允的成长经历,只是郑州航空港众多社工专业化转型的缩影。随着本次考前培训的开启,更多社会工作者正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加速奔跑,为基层社会治理注入持久动能。
“我们正在打造一支既懂政策法规、又会共情服务的专业社工队伍。”郑州航空港区社综办社会工作科负责人介绍,本次考前培训邀请了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3所高校的3名专家、教授,围绕社区治理、心理疏导、法律实务等热点难点设计课程,“不仅要培养会考试的‘答题高手’,更要锻造能解难题的‘社区谋士’。”
据介绍,除了考前培训辅导,郑州航空港还定期举办案例分析会、实战演练等活动,搭建交流平台,促进经验共享,全面提升社工实战能力,确保社工都能在实践中精准施策,有效解决社区问题。

目前,郑州航空港已构建起“培训—认证—实践—提升”的社工成长闭环,200余名持证社工活跃在社区治理一线,带动社会服务从“经验型”向“专业型”跃升。
“未来,郑州航空港还将持续优化社工培养体系,通过‘职业技能大赛’‘实战演练’等方式,培育出更多既懂政策法规、又善共情服务的‘社区谋士’,让更多居民享受到专业化、精细化的社区服务。”社综办社会工作科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