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个月,多个“中字头”项目落地青岛胶州——
6月下旬,中国邮政青岛综合邮件处理中心项目正式签约落地临空经济示范区。这个项目属于中邮集团的全国物流核心枢纽之一,将成为华东区邮政骨干物流快递中心;
5月28日,中棉上合棉花数智物贸产业园在胶州启动建设,项目由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将打造集棉花贸易、棉花物流、棉花仓储于一体的进口棉综合服务平台;
同样在5月份,中国中亚经济合作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亚基金”)在上合示范区注册成立,注册资本20亿元。中亚基金重点支持中亚国家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合作。
再加上此前的中国中免、中国物流等意向项目,依托上合示范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胶州,对央企、头部国企,正散发出强大的吸引力。
“中字头”项目接连落地
落地临空区的中国邮政青岛综合邮件处理中心(以下简称:中邮青岛处理中心),将承担中邮国内邮件(快递包裹、标准快递、普邮)处理、国际集中收寄、跨境电商集散等功能。
同时,依托自有邮政航空飞机,这一中心将完善国际口岸功能,打造中国邮政二级骨干邮区中心及邮政快递物流航空和陆运分拣转运中心枢纽。
除看中片区紧邻青岛机场的航空运输优势,中邮青岛处理中心还将融合高速铁路网络,形成空高货运联运的物流载体。
依托该项目,临空经济示范区将与中国邮政集团发展国际邮件、跨境电商快件服务,进一步缩短青岛邮区国际国内邮件的整体运行时限。对临空经济示范区来说,作为央企投资项目,中邮青岛处理中心将带动邮政上下游关联企业落户,同时发挥邮政航空、上合示范区中欧班列、陆运等多式联运资源,促进物流产业链的发展和升级。
中华棉花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棉花流通企业,也是棉花行业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在中棉集团官方网站上,该公司用“落下重子”定位中棉上合棉花数智物贸产业园项目。
产业园占地约132亩,规划建筑面积11.3万平方米,投资估算4.5亿元,建设期2年。未来,这里将建设区域性棉花仓储物流、进出口贸易、交易结算基地,布局进口棉、国产棉、供应链金融、平台搭建及综合服务五大业务板块。

中棉上合棉花数智物贸产业园效果图。
按照规划,园区一方面将依托中棉集团在青岛口岸的现有业务布局,打造集棉花贸易、棉花物流、棉花仓储于一体的进口棉综合服务平台;另一方面,依托青岛在棉花产业的独特区位优势,中棉集团还将在青岛大力拓展进口棉人民币结算业务,持续提升在世界棉花流通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中亚基金是中国欧亚进合基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欧亚基金”)出资设立的重要子基金。而欧亚基金则是今年5月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旗下进银资本有限公司与青岛上合控股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持股成立。
作为国家级战略基金,欧亚基金、中亚基金重点支持中亚国家在清洁能源、基础设施、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合作。

中国-中亚股权投资合作基金启动。
对上合示范区来说,借助两支基金的力量,将对青岛企业“走出去”产生更大的助力。同时,依托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上合示范区将不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的整体质效和覆盖范围,拓展丰富国际科技金融工作应用场景。
服务“国之重任”
梳理近年来在胶州地理范围内落户的“中字头”项目,共同服务建设上合示范区“国之重任”是央地达成合作的重要原因。
如中亚基金设立之初,就被赋予“推进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股权投资平台”的定位;中邮青岛处理中心建设的远景目标,是打造中国邮政航空公司面向上合组织国家及“一带一路”国家的重要基地。
去年,上合示范区还与央国企改革创新试点企业——中电投新农创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了上合示范区(新疆)低碳生态农业示范园,面向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广牧光互补、减排固碳等先进能源技术、丰富的农业场景和可复制推广的“中国模式”。

上合示范区。徐锋 摄
地方政府与头部企业合作,着眼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青岛“海陆空铁”四港联动的国际性交通枢纽优势、北方第二大的进出口规模及强大的制造业基础、正在构建的创新型产业体系等城市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也为“中字头”项目带来了前景广阔的发展机遇。
“我们国家是全球最大的产棉国、消费国,也是最大的棉花进口国。青岛港又是我们国家最大的棉花进口口岸,常年的进口量占全国的60%-70%,是我们国家的进口棉的交易中心、物流中心和信息中心。所以,项目建成以后,将成为我国进口棉的重要物流节点。”上合棉花数智物贸产业园相关负责人表示。
早先落地临空经济示范区、已于今年启用的中远海运空运山东物流总部基地,也是看中这里丰富的场景机会。
企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该基地将补齐中远海运在航空配送领域的短板,通过配备先进的自动化分拣系统和智能仓储管理系统,基地将重点服务山东半岛农产品出口和进口生鲜产品。此外,围绕青岛及周边城市的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基地将大力发展定制化供应链服务。
更多项目还在路上
央国企与地方合作的一般路径:通常是央国企与地方政府、地方企业就共同契合点的业务方向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继而就项目合作落地、资源整合、产业配套、融资方式等方面展开具体洽谈。
此前,临空经济示范区、胶州市等还分别与中国中免、中国物流集团等达成战略协议,意向在该片区建设上合免税城、推进央地合作产业园项目。

临空经济示范区。
目前,上合免税城项目正在研究争取上合特色免税购物政策,做好免税消费业态布局储备;
中国物流央地合作园将设立上合中欧班列及多式联运运营中心、国家综合应急物流保障中心、小宗农产品交易市场、大宗商品供应链基地等,促进上合组织国家间高效联通,打造中国物流业态最全、标准最高的国际物流园区。
早就在青岛布局分院项目的中国机械总院集团,也有望在胶州建设工业母机创新产业园,以填补青岛市高端工业母机领域产业空白,为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制造等产业提供有力支撑。
一个个“中字头”项目的落地,生动诠释了央企与地方政府携手服务“国之重任”的主动担当。随着更多央企资源的深度嫁接,胶州乃至青岛都有望在服务国家开放大局中,进一步激活区位、产业与政策的多重优势,书写新时代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新篇章。
记者|王萌
来源|青报观象山